近年来,各珠宝玉石检测中心总是会接到一些客户自称是从路边淘来的古玉,来检测其材质,但从检测结果来看往往会令客户大失所望。懊恼,愤怒、后悔的情绪瞬间写满全脸。上当之后方知觉悟,这种代价实为不值。在此我们提醒各位消费者路边淘“古玉”请务必谨慎。 今天,本检测中心收到了公安机关送来检测的一些涉及到诈骗案中的样品,以此为例,现给大家列举一些仿古玉的特点。
1、包满泥巴,说是出土的。露出一小块白色或绿色,谎称这是白玉或翡翠。这么好的玉质,又是出土文物,用这等价钱岂能买到。 2、做工粗糙,有压膜的痕迹。天然玉石不会有如此规整且突出的纹路。
3、塑料仿制品一般硬度较低,用刀片很容易划动,且具有可切性。玻璃仿制品摩氏硬度一般在5左右,与刀片的硬度相当,也可划动。
4、塑料和玻璃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。用强光照射,可以看到。天然玉石中是不会有气泡的。
5、模具压制痕迹明显。有的塑料仿品是整体浇筑,所以手掂叫天然玉石轻。有的为了增加期比重先浇筑底部,内部以其他物质充填,再浇筑上部,所以两部分衔接的地方有明显的痕迹。
6、塑料制品用热针测试会有刺鼻的辛辣味,松香及琥珀制品会有松香味,而天然玉石则一般无反应。
7、批量生产的东西,大家都长一个样。
以上将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识别方法介绍给大家,在实验室,我们会通过折射仪、显微镜、红外光谱仪等一系列专业仪器进行综合检测,才能最终确定被检测样品的相关数据及材质。
我们建议,消费者在古玩市场或路边淘“宝”之前,最好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。在“动手”之前,脑子里一定紧绷一根弦。俗话说“天上不会掉馅饼,买的总没卖的精”。如果条件允许,请在购买前一定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鉴定,或向卖方索要发票和相关证书,谨防上当受骗。